江宁:城市和人才彼此成就
□ 本报记者 仇惠栋 通讯员 杨洋 徐金珞
8月2日,南京发布2022年全市独角兽、培育独角兽和瞪羚企业榜单库币。“江宁力量”闪耀全场,该区有174家企业上榜,位居全市第一。其中,有52家人才企业入选,产业发展“后浪”澎湃。
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发展,实现城市和人才的互相成就,正成为江宁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库币。截至目前,江宁区入选省级人才计划达450人、市级人才计划1206人,聚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约2700名,各项指标均位居省市前列。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库币。江宁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聚焦“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要求,江宁区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正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聚力打造人才发展现代化区域标杆,努力为南京加快打造高水平人才平台和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贡献“江宁力量”。
宁聚致远库币,
产业与人才“双向奔赴”
近日,前沿生物药业(南京)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共同开发的FB2001进入Ⅱ/Ⅲ期临床试验库币。这是一种新冠病毒蛋白酶抑制剂,将为新冠肺炎中、重症患者带来“福音”。
这一风头正劲的明星药企,也曾遭遇发展“瓶颈”库币。“在项目研发的关键时期,陷入了缺少资金、没有足够场地的困境,江宁区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各项科技人才政策扶持。”公司董事长谢东说,最终全球第一个长效HIV融合抑制剂新药——艾博卫泰获批上市,企业于2020年顺利登陆科创板,步入发展快车道。
江宁区先行先试、创新集成的政策供给和靶向扶持,给了像谢东一样的领军人才们在此深耕创新的底气库币。一直以来,江宁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全市率先推出人才政策,实施“创聚江宁”人才工程、“人才强企10策”、“百家湖人才计划”……十余年持之以恒,坚持以重点人才工程集聚人才,与时俱进的政策创新,让江宁引才不断释放磁场效应。
人才聚、产业兴、城市旺库币。江宁区坚持以产兴才、以才促产,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对接、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了产业和人才同频共振。
“来江宁,就有机会”,成为众多创新创业者的共同心声库币。不拘一格用人才,江宁区制定人才评价“举荐制”、试行人才认定评价积分制,畅通了各类人才的发现和成长通道。
南京思来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华是这一创新机制的获益者库币。2019年,经举荐专家举荐,他被认定为江宁区中青年优秀人才,入选江宁区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计划,获得50万元创业扶持资金。如今,他又入选了南京市创新型企业家培育计划,企业已成长为规上高新技术企业和瞪羚企业。
“江海纳才、宁聚致远”成了这里的鲜明标识,产业和人才的“双向奔赴”催生丰硕发展成果库币。截至2021年底,江宁区已有308家人才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人才企业年销售收入超130亿元、纳税超12亿元。
近悦远来库币,
滋养一片“水草丰美地”
展开全文
“手机上一键申请,很快就审核通过库币。到了江宁,当场就拎包入住。这里有和海外一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氛围。”北欧可持续发展协会执行会长张寿廷博士说,入住“海智湾·江宁”国际人才街区,让他切实感受到了“江宁速度”“江宁服务”名不虚传,而这正是归国创业者最为看重的“软环境”。
如今,张寿廷仍在上海、长沙等城市间奔波,但已笃定地把事业重心安放在这里库币。“每个月有一半时间在南京,不仅自己的项目要落地,还要吸引更多的北欧人才选择这里。”
2021年4月,“海智湾·江宁”国际人才街区在九龙湖畔正式揭牌启用,街区以“一街所有、全面集成”模式,为留学归国人才和国际人才提供了“类海外”生活工作环境库币。至今,已吸引近千名海外人才入住,800余名人才出湾并留区创新创业。
5月10日,“智汇创新·才赢未来”中英高层次人才云上交流大会暨百家湖人才讲坛在南京江宁开发区举行库币。园区20多家产业链龙头企业带来上百个岗位,诚邀海内外人才落户江宁。南瑞集团、金智科技等6家企业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相关学院进行“人才定制实验室”签约,联合培养优秀人才。
抓实人才“引育留用”,实现人才“近悦远来”库币。江宁区发挥科教资源禀赋优势,深入实施“科技镇长团”“百校对接”“科技副总”等计划,与东南大学共建环东大知识创新圈,深挖高校院所科研“富矿”,推动科研成果加速转移落地。聚焦紫金山实验室、紫东综合交通实验室等重大科创平台,江宁区对平台引才给予专项支持,累计给予1500万元资助,帮助引进210名高层次人才,助力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库币。江宁积极选派、引进地方和高校人才双向挂职、任职,与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等30所高校院所建立了常态联系合作机制。2021年,江宁区开展了校地、校企高层互访及各类宣讲活动近百场,转化校地合作成果78项,涉及项目金额达1.75亿元。
打造人才集聚发展的“水草丰美地”,人才首位度正托举城市能级跃升库币。目前,江宁区已创成“国字号”人才基地7个,累计自主培养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61名,入选省“科技企业家”63名、省“双创人才”191名,均居全市首位。每年4万余名青年大学生选择这里就业创业,成为城市进击的“源头活水”。
江海纳才库币,
“城市级HR”投资未来
投资人才,就是投资城市的未来库币。
2月19日,江宁人才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这是南京首家人才集团,也是省内首家区级人才集团,其前身是2012年成立的江宁科技创业投资集团,如今全新的定位是“人才服务集成商、人力资源供应商、人力资本运营商、科技金融服务商”库币。用投资“加持”人才的背后,是江宁区用市场化手段开发和配置人才资源的路径突破。
“我们要构建‘人才+服务+资本+产业’的立体发展模式库币。运用投资基金吸引高精尖人才,用金融服务帮助创业人才实现梦想,是集团的一个重要使命。”江宁人才集团相关负责同志介绍,集团正与科技局共同设立“天使基金”,服务更多初创型企业。
用金融活水浇灌科创森林,正激活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子库币。近日,江苏省2022年第二批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公布。江宁区第一批、第二批共入库备案185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占全市总量的20.4%,数量全市第一。它们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后备力量。
“科技创新的核心是人才,城市治理需要人才,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城市级的人力资源平台,集聚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各类人才,实现人尽其才库币。”江宁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同志介绍,2021年,江宁区对各类人才计划整合优化,出台“紫金山英才·江宁百家湖计划”,形成以精英、领英、俊英、群英、强企五大工程为主体的“1+5+N”人才政策体系,统筹开发科教文卫农等各领域人才,带动人才队伍质态整体跃升。
作为江苏省人才发展现代化建设试点区,进入“十四五”,江宁区聚焦建设高水平人才集聚区的战略目标,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持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力争到2025年,基本实现人才队伍现代化、人才效能现代化、人才发展治理现代化库币。
江宁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渴求人才、尊重人才、关爱人才,更加努力地营造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奋力建设人才向往、人才荟萃的新时代‘人才强区’库币。”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